水面劇場在白永恩基金會的"2013水母戲劇療癒計畫"課後迴響

原文刊載於病後人生-站式服務網http://afterthatday.blogspot.com/2013/03/sng-20130322.html

文/病後人生-站式服務網站長
(一位有中風爸爸、失明媽媽、氣切阿公的平凡人,成立病後人生網站,提供生病後的人們會想知道的補助資訊、醫病知識、心情故事,希望能讓少一點人經歷她曾有的徬徨與無助,但願人們的病後人生,能從容而美麗!)



【SNG連線】家屬支持團體──戲劇治療工作坊 (2013/03/22)

在《病人情緒處理專文》中,海豚灣社工師曾介紹各種非醫療治療方式,像藝術治療、園藝治療、沙箱治療等;剛好!今天小編應熱血語言治療師阿祥之邀,參加了《102年親職教育專案家庭支持團體》的戲劇治療工作坊,趕快打鐵趁熱來分享在工作坊看到的、學到的囉:)

◎ 講師:張嘉容老師
◎ 經歷:水面上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前動見体劇團團長 (詳細簡介)



【一、什麼是戲劇治療?】

其實工作坊中並沒有正面說明定義,不過小編上完課後,感覺上就是透過「肢體」,來表現自己當下的狀態與情緒,讓你自己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別人,給你在「溝通」時更多的訊息及方法。
好,我知道一定又太抽象了(XD),趕快來看實際的上課內容囉~

【二、工作坊流程】

         ● 流程:暖身 → 動作 → 情境 → 情緒
         ● 原則:限制,可以創造最大的創意

1. 暖身:感受自己的身體
嘉容老師要我們兩兩一組,一個人(A)先「躺」在地上,另一位伙伴(B)用手輕推大腿(簡稱為「胯」),B可以任意變換力度大小;
接著讓B放手,讓A回想B的力度,自行抖動。接著換成讓B推A的腳底板,重複這個過程。
除了兩人合作的暖身,嘉容老師也要我們試著呈大字型,把右腳騰空往左、把頭往右看、雙手及肩膀盡量觸地......簡單說就是盡量伸展就是了!(此時肢體僵硬的小編已經出現慘叫了XD)

TIP 兩人合作的暖身,除了讓身體鬆開之外,透過外界的刺激,可以讓自己以一個比較第三者的角度「感覺」自己的身體,動作的幅度、對外界動作的反應等。
TIP 在做伸展時,老師提醒我們:「眼睛不要閉上!」要放鬆、但不是休息,要持續觀察周圍,感覺自己的身體與環境的關係


2. 動作:限制帶來創意
延續大字型伸展,老師開始下課題:「請把身體從大字型,縮小到最小」。

但是!沒那麼簡單,老師同時給了兩個限制:第一,手跟腳都不能離開地面;第二,有時間限制,要在八拍之內平均完成。(之後這個時間從八拍、六拍、四拍......縮小到一拍)

一開始大家都乖乖的採「平面趴地」的方式,但仔細想想:「手跟腳不能離開地面」......其實伏地挺身勢、飛鼠勢等等等都符合這個要求啊!這個階段,越來越多奇怪的姿勢出現了!接著,嘉容老師繼續給新課題:「請從左邊牆壁,移動到右邊牆壁,但一樣手腳不能離地」;所以是從「定點」變成「動態」了,各種扭動、蠕動紛紛出籠。

 TIP 在這期間,老師要我們「觀察」其他人的動作,有喜歡的、欣賞的可以拿來自己用或改良;許多的傑作就是在參考改良後誕生。

3. 情境:合作產生驚喜
到以上為止,都只是沒有意涵的「動作」,但此時老師要我們停下來,想想看在上一個活動中,各種動作是不是有相似的動物、人的活動、或是物品?並要每一個人選擇重現一個動作,並告訴大家:這是什麼(加入情境)。

水母、茶壺、階梯、自由式、猩猩、桌子、自動鉛筆、椅子、果汁機、圓規......

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嘉容老師開始要我們「我們來組隊吧!」既然前面有出現這麼多東西了,請找你想合作的動作,一起演出一個情境場景(ex.桌椅)。

這個部分非常有趣,像我跟一位媽媽一起組成了茶壺跟杯子,原本只是靜態,但媽媽心念一轉,提議表演完茶壺倒水後,讓我扮演的茶杯也45度移動,來表示「茶正被喝下肚」。類似的驚喜很多,最後各組都變出了非靜態的各種情境,有些真的會讓人大拍手尖叫:天啊太酷了超有創意!(ex.猩猩&香蕉,表演撥香蕉的阿祥真是太厲害了XD)

TIP 這部分會發現,合作可以帶來更多驚喜,但同時也會發現每個人對動作的解讀是不同的,例如我有跟另一位媽媽合作「筆跟橡皮擦」,我負責縮成一團延著筆的路線擦過去......但大多數的成員都看不出來我們是什麼XD;或是有好幾組都表演茶壺茶杯,但呈現方式完全不同;果然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哪!


4. 情緒:透過分享,多方思考如何應用
表演告一段落後,老師開始要我們思考,剛才的暖身、動作、情境,分別有什麼感想,或是可以延伸應用到生活中的部分。
一位爸爸提到,我們在做動作時,心中篤定知道我在演什麼,但很多時候旁人卻看不懂。就像我們在閱讀時,看完後回頭看書評、書背解說,卻發現作者原意跟我們所理解的是不同的一樣。這可能是,我們太習慣於閱讀「資訊」類的書(教科書),當脫離這種類別,很難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或是在一個太快的步調下。老師也補充,自己與他人的想法常會是兩道流水,唯有嘗試了解、同理,才有使流水合一的可能。
動作反應個性,例如有媽媽認為他做的都是很「務實」的「物體」,與他「凡事太認真」的個性呼應。
自己「想」跟「做」的常會不同,以致於他人看不出來你在演什麼,這就是自己對身體的限制不了解、掌握度不高。

角色互換扮演。許多自閉症的孩子若有機會與媽媽進行角色互換,會自然的演出平時「媽媽的刻薄面」,讓媽媽猛然驚覺:「原來我平常那麼兇」;同樣的,也有媽媽曾經飾演自己的兒子,「扮演行為,其實就能感受心情」,模仿兒子看醫生時的雙手握拳、不安的樣貌,真實的感受原來自己兒子當時的情緒會是如此緊繃。
其實還很多,但有些牽涉到成員個人家庭狀況,我就跳過不寫囉:)


5. 收操
最後的收操,嘉容老師要我們再次躺下,用側面翻滾的方式連翻四次;第二輪翻滾時,則用左腳騰空往右帶的方式,帶動身體翻滾。


【三、觀察與發現】

許自己一個願:工作坊結束前,有一個「許願」的環節,在成員前許下一個:「這個月想做到的心願」。心願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具體,例如不可以說「我要多運動」而要說「我一週要運動15分鐘」。其中一位成員上個月的願望是:「參加的每場活動都要記下一句喜歡的話」,在工作坊時他就拿出自己的手札,分享了這個月記下的佳話。

短期、可達到麼願:這種「容易具體實現的願望」,的確是讓人快速得到正面力量的方法哪!
互助精神:有爸爸的願望是,希望每周有一天可以睡得好,不被兩個小孩吵醒,這個願望一拋出來,大家就開始七嘴八舌的開始給建議......你其實可以幫小孩買電熱被,就不用怕小孩晚上翻身被子掉,又把你吵醒、其實你可以自己睡一天看看,讓孩子沒有你自己睡著......真的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啊!生出很多實用的辦法。
每個人都要說話:這是一個每個人都要說話的團體,老師會盡量引導大家都有說話的機會,一開始雖然會覺得:「天啊我說的心得會不會很蠢」,但久了就發現,其實大家都很願意傾聽,沒有人會認為你的想法是「對」或「錯」的。漸漸的越來越願意貢獻自己的想法。


 ● 站長後記 ●

下課時,很多家長都說:「好久沒那麼放鬆了。」這些家裡有精障、自閉症、亞斯孩子的家長,真的是辛苦了;願意出來學習更多的相處方式,也有團體願意無償提供這樣的課程,真的也是很甘心。

繼上次的舞蹈治療工作坊,這次又參加了戲劇治療工作坊,於是想到了「工作坊的複製性」問題。支持團體非常重視「品質」,人數上10人左右就是最剛好的了;如何在影響力上有更大規模的複製,並同時維持品質,應該會是持續努力的目標吧。

無論如何,看到熱血的治療師們用自己的專長,幫助更多人,總是很感動哪!(遠目)

  ▼站外連結:《親職教育專案──家屬支持團體》專案介紹  (目前以招收自閉症兒童的家長為主喔)

  ▼想看更多站長的SNG連線?請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