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療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療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水面工作坊 】情緒療癒—讓情緒自由

                                      


淡水實康復健診所工作坊學員畫作,攝影:賴謝煌輝)



情緒療癒—讓情緒自由
6/6~6/27 每周二上午9:00~12:00 共四次課程
報名網址:https://goo.gl/I1fPsp
●你習慣壓抑,受困於負面情緒,有時會陷入恐懼、挫折、孤單、焦慮、沮喪、憤怒當中,無法自拔?
●你希望轉變你的生活,重拾快樂和平靜,擁有能力,得以控制干擾日常生活的負面能量嗎?
「情緒療癒」這門課運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法,戲劇、舞蹈、繪畫、寫作等內觀和創造力練習,幫助你開發正向情緒,轉變負面能量,讓情緒自由,療癒自我,增加愛的能力。

這門課適合以下這些人:
●你想活得更健康有朝氣和快樂
●你希望保持活力及體能,同時老得很健康
●你承受極大的壓力,渴望均衡的生活
●你需要辛苦照顧生病的家人或孩子
●你面對必須長期復健的疾病

課程內容:
情緒調節。辨認情緒、辨識改變情緒的障礙、降低脆弱性,以及增加正向情緒。強調授予當事人自我覺察的技巧、不同的因應行為模式、以及重構想法的技巧。

學員條件
●身體條件:可以走動、拿筆
第一堂 - 相見歡。面對焦慮與擔憂,建立內在寧靜
第二堂 - 面對挫折感和失望,建立耐性
第三堂 - 面對孤單和恐懼,建立連結與勇氣
第四堂 - 面對恐懼,建立勇氣。團體整合與結束
●每堂課課後會有簡易回家創作表達作業。
●四堂課程結束後會在團體內有一個對內的成果發表。
●若成員願意,這些創作成果將根據學員的自主選擇,具名或不具名在實康復健科診所展覽。

帶領者:戲劇編導/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 張嘉容
上課時間:6/6~6/27 每周二上午9:00~12:00 共四次課程
上課地點:實康復健科診所 新北市淡水區學府路36號2樓 02-26292000
課程費用:定價 3200元
早鳥優惠: 4/28之前優惠 2880元
團報優惠:兩人以上同時報名優惠每人 2880元
有中低收入戶證明者需繳交保證金2000元,全勤可全額退回保證金
招生人數:15人開班,3人候補
招生日期: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請於線上填寫報名表,於填妥報表後三日內將姓名、電話、匯款金額、匯款後五碼等訊息寄至art17love@gmail.com,即完成報名程序。
報名網址:https://goo.gl/I1fPsp
匯款帳號:淡水一信119
戶名:黃淑琪
帳號:0083222320120

聯絡方式:
art17love@gmail.com或電洽實康復健科診所 黃淑琪/吳倉華治療師 02-26292000#18
主辦單位: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起愛
協辦單位:淡水實康復健科診所

【注意事項】
1.學員完成報名繳費後至實際上課日之前要求退費者,退還已繳費用之70%。
2.開課後(含開課當日),恕不退費,敬請見諒。
3.如有不可抗力因素,或招生人數不足導致無法開班,將全額退費。
4.要求課程學習完整性,本課程缺課後無法補課。

帶領者及團體簡介
張嘉容:專長舞台劇編導和戲劇療遇,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創團以來總共創作了九齣戲(含共同製作),辦了67場演出,在台北北京巴黎活動,並獲得三次台新藝術獎提名。自2009年以來推動天使宅急便計畫,與七十多個社福機構合作,開設四千多個小時的工作坊。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致力於探索「無法定義的未來劇場」,追求跨文化、跨領域,跨藝術與社會參與,療遇與文化發展的結合,從事創作和藝文推廣。本團探索原創劇本和身體美學、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各種觀演互動的可能。
藝起愛是由實康復健科診所治療師與接受早療的孩童家長所發起的支持團體。藝起,表示一起,也表示以各式藝術表演活動的方式開始;起,也有起始的意思。而愛與礙同音,每個人都在打自己的仗,都在突破各種障礙讓自己繼續前行、繼續愛下去。藝起愛,就是希望大家一起開始愛、分享愛!
實康復健科診所於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十六日成立,以嶄新先進的復健設備,結合實務經驗豐富的復健科專科醫師及專業治療師,親切關懷的接待、溫馨舒適的候診及治療空間,提供了便捷及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art plus》專欄:用戲劇活出最好的自己(2015年8月號 第44期) 

八月份藝術地圖 文/張嘉容

為了追求跨文化、跨領域,跨藝術與社會參與,療遇與文化發展的結合,我成立了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創團以來,2010-2014年,總共創作了九齣戲(含共同製作),辦了67場演出,在台北北京巴黎活動,並獲得三次台新藝術獎提名。

在創作之外,我們也分享生活中關於藝術的美好,並協助大眾,用戲劇解決人生疑惑,處理學校沒教的事,創造健康、愛和自由的人生。

在社會服務方面,2008年迄今推動《天使宅急便》計畫,與婦女、醫療、學校、發展遲緩(自閉症)等各種長期照護族群等團體合作,至各單位開設戲劇工作坊,推動創意舒壓、身心照護、自我療癒、自助助人。也為政府或公私立企業設計提升幸福力、紓壓放鬆、團隊凝聚之工作坊。迄今已與50多個機構合作,2000小時以上服務時數,2500以上參與人次。


我認為人們可以在美與創造力當中安頓自身,付出愛與熱情,喚起生命的喜悅和生存的動力,與他人情感聯繫,與自然和諧連接。我們可以在藝術中銜接過去、立足當代,探索未來,和更多的人,以美相遇,一起來面對人生的殘酷與未知性。

透過戲劇可以協助人們的,首先是發揮潛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其次是喚起愛的能力,對生命充滿關心和熱情很多人十分當下敏感,擁有動物性的身體,充滿直覺和創造力,但並不關心他人和懂得愛。要喚起這兩者,一方面要「美的感動」,一方面要技巧

美的感動可透過藝術和故事來達成,技巧則是各種能力的開發。寄託了情感的抒發,在美之中,人會被超脫,但仍要以作為出發點和共振,為所依恃,那麼不論處於順境或逆境,都能夠內心充滿力量和喜樂。

[媒體報導]水面劇團藝術總監張嘉容接受《教育行動家》主持人張慧心女士專訪

 

「來到這世界上,一定要認識自已。」 「參加工作坊,就像一個『清垃圾』的過程,離開工作坊,帶著一身輕快離開。」 今早,水面劇團藝術總監張嘉容接受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專訪,主持人張慧心女士­長年關注心理、教育議題,兩人聊起來相當有火花。每個人都有心事,透過參與工作坊,將­自已的經歷利用情緒書寫、肢體表演等方式變成故事,在團體中互相交流。大家在工作坊中­享受很愉快的氣氛,跳著舞、嘴角上揚,於是…你的心就打開了。 

 為大家獻上熱騰騰的精彩專訪,請點選影片收聽。 工作坊近期開課:報名請洽活動通報名頁面(http://www.accupass.com)搜尋「遇見有力量的自己」,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歡迎各機構邀約,劇團公開行程請直接查閱下列日曆:http://labelledormeuse.blogspot.tw/20... 劇團連絡方式:labelledormeuse@gmail.com.com/098­7-439-964

[媒體報導]水面劇場總監張嘉容接受《世界一把抓》主持人李永萍訪問



「我不是專業演員,也沒有受過劇場訓練,可以去參加工作坊嗎?」可能有很多人會這樣的­疑問。

其實一般社會大眾或職場上班族都會來參加我們的課程,他們發現在這樣的課程,很輕鬆自­在就可以表達自已,甚至處理人際關係,自我療癒、自我成長。

有一個五十幾歲的女兒,一直在家族企業工作,因為某些歷史性的因素,跟她的爸媽相處得­不是很好,來到工作坊,透過「演戲」的方式,讓她整個演了一次家族歷史,再現當時的情­況,讓她了解她媽媽的委曲與父親的辛苦,本來不跟爸爸說話的,又開始說話了。他們家因­為分產的關係不愉快,但在工作坊當中,她也看見其他家族成員的心聲,重新修復與家人的­關係。

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不只是外在的知識,對於自已內在人際關係的理解,也會提供給­你新的力量。簡單地說,透過團體集體的協助,讓人產生客觀性的了解,使得對她自已、家­人的關係,得到改善。
近期開課:報名請洽活動通(http://www.accupass.com)報名頁面搜尋「遇見有力量的自己」,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場地協力:卡市達創業加油站

《art plus》專欄:劇場與療癒(2015年4月號 第42期)

為什麼我會從事戲劇編導、教育和療育?

為什麼我會從事戲劇編導、教育和療育?讓我先從我的原生家庭說起。我父母出生在1930年代的彰化員林和田中,經歷過日據、二次世界大戰、國民政府來台、二二八事件,他們排斥政治和新鮮事物,對西方的藝術文化陌生隔閡,跟台灣的傳統藝術脫節。員林火燒庄是北管的大本營,但父親一心求學脫離貧困,不曾正視過他心中的下里巴人之音。我出生時,父親已從泥水匠及貧農之子晉升為台北柵的都會中產階級,晉升到公務員十二職等,照顧一家五口衣食無虞。



《art plus》專欄:重新找到生存下去的情感和力量(2015年6月號 第44期)


文:張嘉容

我在帶領工作坊的時候,經常使用一個方法:請大家帶一個紀念物來,說說一個關於這個紀念物的小故事。有一個離婚後,陷入憂鬱症的女性,她說,她沒有什麼紀念物,但她手機桌面有一張獨照,這也是她手機裡唯一的一張照片,是她五歲的兒子幫她拍的。我請她說看看這張照片的故事。她說,她有憂鬱症,經常在家裡不想出門,有一次她終於振作起精神,帶孩子出去走走,到附近的河堤。她坐下來,又開始發呆了。然後她看見孩子在她眼前叫她:媽媽,我幫你拍照好不好?孩子跟她拿過手機。那時候是春天,櫻花盛開,孩子從地上撿起飄落的櫻花,幫媽媽插在頭髮上,然後幫媽媽拍照。媽媽,孩子說,我在這裡喔,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喔。

這位女性說:我常用這張照片告訴我自己,我是沒什麼力量活下去的,但是我的小孩給了我力量。」我邀請她選角演出這一段,在現場重現了孩子幫媽媽插花、拍照的情景。然後我問這位參與者:「如果回到當時,你可以對孩子說幾句話,請問你會說什麼?



















 


她看著孩子:媽媽很愛你的,真的好愛你,你常說你要保護媽媽,媽媽也要保護你們……」她哽咽著,說不下去了,聲音斷斷續續的孩子都說要保護我,所以我不能離開他們,我要保護他們長大,我得堅強的活下去…….

我和其他所有的參與者一起上前擁抱她,把她包圍在圓心,邀請每個人說一句話支持她。飾演這個媽媽角色的女性也剛好離婚不久,她說:我女兒跟我說過一句話:媽媽你放心,只要我們在一起,我們會愈過愈好.....』」

透過戲劇的重演,我們可以喚醒和重現生命中曾經給我們希望和勇氣的珍貴瞬間,將當時的情感再現和深刻化,幫助我們在孤單的低潮時,想起我們已經擁有得這份力量,再次勇敢向前走下去。

《art plus》專欄:「劇場與療癒」(2015年5月號 第43期)

文:張嘉容

在戲劇工作坊當中,我經常運用舞蹈的身體技巧幫助學員把肢體鬆開、發展創造力,再順著當下的流(FLOW)引導:來,我們每個人來演一個動物,(示範獅子張大嘴)~~(貓咪舔腳掌)喵嗚~~把大家帶到戲劇的發聲和扮演上。即使是第一次見面和參與活動的人,也會忘記害羞地投入,於是現場蟑螂爬,豬打呼,老鷹拍翅、蝴蝶飛來飛去,全身心的投入舒壓放鬆和開展創造力

然後我會適時帶入適當的活動:請問你所扮演的這隻動物,有什麼目標,或是完成什麼心願呢?

學員們七嘴八舌:「我是一隻大老鷹,飛過新店最高的山」「我是淡水紅樹林的招潮蟹,但我想去日月潭變成大閘蟹!」「我是蝴蝶,我想飛到另外一個世界去變成大鳳蝶!大家充滿創意的演著。

然後我問:「現在我們遇到一個阻礙。請問是什麼阻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