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專欄:在限制中找到自由


當工作和自我無法平衡時,怎麼辦?學員小淳在自我介紹時說,工作很緊繃,代謝沒有很好,正在做一些瑜珈治療。看到課程宣傳上面有「遇見更柔軟自在的自己」,所以決定來上課。

我先運用表演藝術的暖身技巧,幫助大家和小淳進入更自由放鬆且信任彼此的狀態。然後講了關於我自己的小故事,說我如何從小時候比較封閉疏離的狀態,透過表演藝術,逐漸找到既能獨處又能融入世界的方法。

小淳忽然哭了出來,說她跟我很像,但還在逐漸走出封閉的過程中。

她工作上充滿挫折和無力感,也得不到同事之間的情感支持,長官的支援和認同。她試著去看身心科、念佛號、做能量治療,但還是沒有找到合理的解答和連結。她真的很想找到更悠然自在的自己。

團體的同理與支持

我於是詢問現場是否有人有類似但順利克服的經驗?

琉安回應說,看到小淳好像看到過去的自己。在上一個工作裡,她從一個會笑的人,變成完全失去笑容,板著一張臉的人。後來身體出狀況了,看醫生也沒用,最後辭掉工作,才慢慢恢復。當他終於聽到自己不由自主地哈哈笑出來的聲音,還嚇了一大跳。他說,如果重新選擇,他寧願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在一個很累的地方奮戰。



明柔也回應自己不愉快的工作經驗。她每天開往公司的車速,從一開始的65公里遞減到後期的30公里。有一天早上起床,她發簡訊給主管:如果跳下去可以解決公司那麼多事情,我真想從公司跳下去!

只是,想到愛自己的家人,她必須振作,於是當晚她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給了她一句話:離開就好了

她猶豫著這樣做算不算放棄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就選擇離開。

佳芬則是離開討厭的職場後又回去,同事們都很疑惑:你都已經離開了,為什麼還要再回來?度過尷尬地幾個月之後她努力跟其中一位比較有溫度的同事建立情感上的聯繫。此外,為了對抗職場的冰冷不斷去找下班後的休閒活動與興趣,希望找到可以更被支持、更與人有情感聯繫、更具力量、不會感覺那麼孤單的地方。

小淳說:「謝謝你們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她說確實現在特別想離職,但是她從年輕時就一直在轉職,工作經常做不到一年;現在年紀大了,再換工作可能會造成經濟危機,而且她也不想再逃避了。現在她想要透過練瑜珈、去學校修自己喜歡的文學學分,調整自己的心情和狀態。

接下來,我要求大家不要用語言,而是用一個即興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意見。每個人輪流當領導者,給出動作,其他人跟隨。這是在幫助大家把想法外化出來,也提供小淳不同看事情的觀點。

有的人閉上眼睛,雙手捧住心口,說:我覺得我想要好好撫慰受傷的心靈。

有人將彎下的身體旋轉,由低至高,說:哇!我成長了!雖然好像旋轉到暈頭轉向,但接下來肯定會越來越開心!

有人慢慢把雙手往上平舉:每一天,太陽依舊會升起!

有人將手交叉在胸前握拳,呈現小淳主管的心情:中階主管面對上級的壓力和下屬的需求,常常左右為難,情緒也很難化解,我當過所以知道。」

有人帶領大家躺下來:我們走路都看地上,如果你反過來看,天空其實是很廣闊、完全不一樣的視野。換一個角度看看,事情會很不一樣。

一位沈默寡言不太說話的女學員阿麗說:我沒有想到什麼動作。我只想過去抱她一下。於是引發所有人都給小淳一個溫暖的擁抱。

輪到小淳時,她眼眶濕潤,臉上綻放出笑容,說:謝謝!

排出優先順序

下午是形象雕塑。我請小淳把自己當成一位雕塑家,用夥伴的身體創造一個靜止的雕像畫面,來展現她目前的難題。

小淳首先呈現的是:瑜珈、上課、畫畫,互相推擠排斥,顧此失彼的畫面。每一件事都想做,但是時間又不夠用。

我建議小淳排出優先順序。

她猶豫半天,終於拉出一條直線:瑜珈、上課、畫畫。

我詢問小淳:工作擺在哪裡?

小淳說:擺在最後一項。

如果要刪掉一項,你會刪掉哪一項呢?

小淳說:我沒辦法刪耶。

為什麼?

瑜珈是幫我調養身體的,文學是我的興趣,畫畫對抒發情感很有幫助.

聽到這裡大家都笑了。我指出:那只剩下工作了

到這裡,小淳跟大家都有了一些覺察。接下來她要如何去做出改變,就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了。

小淳在工作中沒辦法得到認同,成就感和情感支持,所以想透過下班後的學習,來滿足靈魂滋養的需求。但是她所選擇的方法,不是去研究自己工作挫折的原因,也不是去詢問老闆和同事有何協助她改進的建議,而是去投入其他不直接相關的新領域的學習。

 (圖片: 攝影[JC]CREATIVE、 造型TINGSMAKEUP )

這並沒有對錯。如果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已經讓她挫折到無心多做努力,暫時把心力轉移,不失為一種好方式。只是,每一項新領域的學習都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同時學習這麼多,難免覺得時間不夠用。也許把學習的項目減少一些,更專注從容;留更多自由運用的時間,才有餘裕去細膩體會和創造生活的美感,與他人互動。

每一個人的生命發展中,所發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有他們自己的需要與存在的必要性。我們很難斷定別人真的需要什麼,只有真正聆聽自己的心,選擇對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才是對自己最有助益的決定。

在限制中發揮創意

如果小淳仍然希望每一件事她同時都能做並非沒有方法。有一個劇場身體練習:

請想像自己的雙手雙腳都黏在地上,用這樣的狀態去移動身體。

由於手腳都要黏在地上不能離開,必須突破身體的慣性才能移動,因此而發揮移動的最大創意。於是,每個人都會獲得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身體的可能,並且找到新的移動方式。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時間、金錢、人際關係、知識、或聰明才智的限制。如果無法改變這些限制,就只能在限制中尋找自由。如何在有限中去玩出無限而不放棄,就必須要努力發揮創意。       

生命是一個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課題。祝福小淳!
  (圖片: 攝影[JC]CREATIVE、 造型ISSA BRIDAL MAKE UP

原文刊登於張老師月刊 2016年1月號 第457期 文/張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