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名稱:我的天使魔鬼:睡美人
演出地點:台南誠品書店,台北皇冠小劇場
演出時間:2009/10/16-18 11/6-8
刊登日期:2009/12/14
作者:張嘉容(編劇、導演)
睡美人是一種比喻,一直逃避現實,看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子、看不清楚別人是什麼樣子,或者是希望有人來拯救自己,希望王子趕快出現的依賴心態。最早的睡美人版本據說是1634年義大利的《太陽、月亮與塔麗亞》,王子看見沉睡不醒的美女,當場強暴睡美人,「收穫了愛的果實」。卡爾維諾整理的《義大利童話集》中,也有不少被動而又沉默等待的沉睡女性形象,躺在那裡,毫無意識,被出現的王子們強暴。這系列故事是義大利最殘酷的民間故事之一,也是對兩性關係的經典描寫,因此寫作時我把這一段故事放進去,跟其他段落呼應,來處理我心中「醒」與「睡」的關係。
我另外引用了Eros與Psyche的神話故事,原典出自《金驢記》,有趣的是,故事前半部,愛神Eros完全像個偷窺狂,躲在陰暗處將所有人隱形,看自己心愛的女人Psyche,沉溺在自己經營出的無意識樂園中,像個睡美人一樣。偷窺狂代表著權力,當你看的見別人,別人看不見你、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又擁有一切的決定權,那就是一種權力關係。有時候,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會是你藉以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因為在衝突之中、在摩擦之中,反而更容易痛苦的看見真相,看見自己的樣子,也許是自己的軟弱、孤單、自己的寂寞、忌妒、脆弱等等。人與人相處之間產生的摩擦,會更清楚的讓一個人本來的樣貌呈現。最理想的狀況是,摩擦和傷害會促使雙方彼此去追求改變,甚至互相救贖。
人與人互相救贖,能嗎?可能嗎?在去年的《我的天使朋友》劇本,我留了這樣一個疑惑在結尾。我們可不可能做自己的天使、別人的天使?怎麼樣才做得到?今年全新創作劇本時,則是把某些東西再分化一點,想要再細分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互相相愛的關係。有時候愛你的那個人,可能是傷害你最深的人,或是你以為你深愛某個人其實卻不斷地在傷害他。愛與傷害之間的模糊地帶在人際關係和這個世界的規則裡面是存在的,如果計較或是因此被卡住而無法給予的話,人生只會更虛無。
我希望能夠傳達的是:不管你是別人的天使或是別人的魔鬼,也不管別人是你的天使或你的魔鬼,都能願意去付出和給予,只有這樣,人生才會不那麼空虛,才會有相信的力量。
睡美人這齣戲想要表達一種期待有人拯救及期待被拯救的心情和感受。很多人都想要當英雄,去拯救一個好像可以照顧的另一個對方,只是當他拯救之後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一個冒牌英雄,原來自己也想要被拯救、想要被照顧。有些人甚至情願當睡美人,自我犧牲,讓王子藉由拯救自己而感覺到被拯救。
睡美人也象徵一種放棄或依賴的心態,因為怕傷害別人、怕被傷害,所以保留,所以逃避,所以不願意面對。還有另外一種比較弔詭的情況,就是自以為在付出,自以為在面對,可是並不了解自己的真相,那也是一種睡美人。人人都有這樣子的可能性。希臘的戴爾菲神殿上寫著「認識你自己!」,提醒人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我、看見自己。
這齣戲一直圍繞著性與愛、靈與肉的關係來做探討,傳達人普遍對愛情、生活的迷惘還有不滿足。我寫了七個S聚在一起不停演戲說故事打發時間,就像劇場版的《十日談》或《一千零一夜》,在《馬哈薩德》式的氛圍中,呈現出愛情、家庭與工作的戲劇切片、人際間的幾種面向、強勢與弱勢之間的張力關係。愛情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都睡著了,有可能靠著別人的力量清醒過來嗎?我企圖在這次的作品中,尋找新的答案。
在這齣戲中我還試圖放進某種古老的心理學,圍繞著「醒」與「睡」,是否「看見」的觀點來發展。廣義的來說,我們人人都是睡美人,都處在意識沉睡的狀態,自我分裂、自我鬥爭、互助合作、互相背叛。如果我們在作夢,要如何才能醒的過來?我們願意清醒過來嗎?還是一直長睡不醒,繼續當個睡美人,其實也很好?在平凡的現實世界中,睡眠不足的我們,經常只渴望一頓好眠,好不容易睡飽後,又容易感到非常空虛。